欢迎新同学

中山大学2024年度优秀学生表彰大会

中山大学2024年大学生年度人物颁奖

中山大学2024年赴基层就业毕业生表彰座谈会

新闻资讯

2025/09/14

先进制造学院本科生获工程实践创新大赛全国季军

2025年8月5日至10日,2025年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全国总决赛在辽宁省大连市举办。中山大学先进制造学院苗子健、孙博文、麦天宇三位同学组成的智能物流搬运队伍在先进制造学院夏崇坤老师、余树东老师的指导下,经过多轮异常激烈的比赛,从全国近3000支优秀队伍中脱颖而出,成功获得全国特等奖,并力压众多强队斩获全国季军(全国第三名),获得中山大学历年来在该赛项获得的最好成绩。同时,先进制造学院房御恒、王潇毅、姜俊卓三位同学组成的智能救援队伍在先进制造学院夏崇坤老师、黄含院长的指导下,从全国近2000支队伍的竞争中进入决赛,也成功获得全国特等奖。 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是由教育部高教司发文并主办的三大国家级大学生学科竞赛之一,是工科领域历史最为悠久,涵盖范围最大,最具有含金量的竞赛之一。本届更是创下历史之最,全国34个省份、771所高校、25950支队伍、125901名选手参与了此次比赛,竞争较为激烈。 本届大赛设置了新能源、智能+、虚拟仿真三大赛道,从传统的机械制造到前沿的电子信息,从新兴的新能源到热门的人工智能,从虚拟仿真到企业运营,全面覆盖了当下工程技术的热点领域。先进制造学院此次组织了三支队伍分别参与了智能+赛道中的智能物流搬运赛项(一队)与智能救援赛项(二队、三队)。智能物流搬运赛项是此竞赛历史最为悠久,难度最大,参赛人数最多的赛道。而智能救援赛项作为本届全新赛道,融合大模型无疑指向了当下最为热门的人工智能发展,反映了大赛的创新性与发展潜力。省赛合影 从广东省省赛开始,经过数月的辛勤准备,先进制造学院队伍最终取得了省级一等奖(房御恒、王潇毅、姜俊卓,智能救援赛项,一队),省级二等奖(苗子健、孙博文、麦天宇,智能物流搬运赛项,二队)与省级三等奖(王紫芹、廖嘉虹、杨津晶,智能救援赛项,三队)。最终,房御恒等一队与苗子健等二队成功晋级,推荐参加国赛。国赛合影 入围国赛后,队员们不骄不躁,认真准备。在全国总决赛期间,积极调试,并为各种可能情况作出了预案,为成功获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最终,房御恒、王潇毅、姜俊卓组成的队伍稳定发挥,顺利拿下全国特等奖;苗子健、孙博文、麦天宇组成的队伍反思省赛教训,愈挫愈勇,经过激烈竞争,击败众多强队,拿下全国第三名的成绩,取得了历史性突破。 本次比赛成绩的取得,充分彰显了先进制造学院人才培养的显著成效,是学院“加强基础、促进交叉、尊重选择,卓越教学”培养目标与“围绕学生、关爱学生、服务学生”培养理念的生动实践。学院立足专业特色,通过多样化的研学活动,激发了学生的科研创新与实践热情,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未来,学院将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更加广阔的平台,助力他们在未来的学术和职业道路上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为学院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2025/06/05

我校学子再创佳绩!

4月16日至19日,由教育部、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总决赛在湖南长沙成功举办。作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本届大赛以“筑梦青春志在四方,规划启航职引未来”为主题,吸引了1507万名学生报名参加,覆盖高校超过2700所。 大赛旨在打造强化生涯教育的大课堂、促进人才供需对接的大平台、服务毕业生就业的大市场,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通过“以赛促学”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成长成才观和择业就业观,科学合理规划学业与职业发展;通过“以赛促教”促进高校强化生涯教育,做实做细就业指导服务;通过“以赛促就”推动人才供需有效对接,促进校企深度合作。 在本次高规格的国家级赛事中,经过院赛、校赛、省赛层层选拔,最终由我校生命科学学院2022级本科生黄易同学代表中山大学参加全国总决赛,这也是继首届大赛后,生命科学学院学子再次代表学校站上全国总决赛舞台并获奖。在指导老师陈东萍副教授和周彦敏老师的指导下,其参赛作品以“鼻咽癌免疫新疗法研发科学家”为职业目标,以“唤醒免疫伟力,守护华夏鼻咽”为参赛口号,围绕“初心与蓝图”“职业与探索”“实践与成长”“未来与规划”四个维度,系统展示了从学业规划到职业发展的科学路径,回答了评委“实现职业目标的关键要素”“癌症攻克的未来之问”等职业规划核心问题。通过主题陈述、评委提问、天降offer三个环节,黄易同学在国赛舞台上展现了扎实的职业规划能力和出色的现场表现。最终,我校学子黄易同学斩获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国赛铜奖。4月17日,黄易同学在大赛总决赛现场展示(图片来源:中国教育报) 参赛过程中,学生通过系统梳理职业发展路径,生涯规划意识得到显著增强。专家的点评指导、选手间的互动交流也让学生对未来职业认识和方向有了更加清晰的定位,主动将个人职业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自觉性明显提升。 本次大赛自2024年10月启动以来,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党委高度重视,全程关注赛事进展。学院举办了学院职业规划大赛,并全方位指导晋级选手参加校赛、省赛、国赛等各级赛事。在职业规划方向把握、参赛作品打磨、展示能力提升等关键环节,学院协同学校学工部就业指导与服务中心等,积极筹措各方资源、邀请相关行业专家,为选手提供专业指导,对参赛作品进行全方位提升,以呈现最优水平。2024年11月,学院举办院级职业规划大赛校学工部就业指导与服务中心刘佳主任、校党委组织部专职组织员王尔新老师、就业指导与服务中心于灵子老师对学院选手进行指导艺术学院徐红老师对学院选手进行指导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学子在大赛中的表现,彰显了学院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显著成效。既是学院“三全育人”工作成果的集中展示,也是学院创新就业指导服务的生动体现。未来,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将以此次大赛为契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全面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把毕业生就业作为重中之重,积极落实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持续深化产教融合,不断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职业胜任力,引导学生将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输送更多高素质人才。选手心得刘雨萱 2021级生物技术专业第一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国赛银奖参加职业规划大赛是我人生中一次宝贵的成长经历。在黄军就教授的悉心指导下,我不仅对干细胞研究领域有了更系统、更深入的认识,更通过科学的职业规划,清晰地看到了自身与目标职业之间的差距。通过系统的职业规划行动,我逐渐摆脱了迷茫与焦虑,学会将有限的精力聚焦于关键能力的提升。在比赛中,我结识了不同领域的优秀同龄人,了解了不同专业的发展前景,拓宽了学术视野,更收获了真挚的友谊。这些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职业规划不仅是一个明确目标的过程,更是一个持续自我完善、不断接近理想的旅程。如今,职业规划已成为指引我前行的灯塔,让我在面对复杂的职业环境时,始终保持着清晰的思路和坚定的信念,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黄易 2022级生物技术专业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国赛铜奖在这次大赛的历练中,我完成了一次与未来职业自我的深度对话。这段旅程让我跳出日常的浮躁,以更立体的视角剖析自身和探索职业,将个人特质、院校资源、行业趋势和政策导向等要素进行整合,为职业发展构建起系统化的规划框架,提炼出职业发展的核心胜任力模型,真正将职业理想转化为可执行、可评估的行动方案。衷心感谢学校和学院的悉心培养,让我在求学路上不断突破自我;感恩指导老师的谆谆教诲,帮助我在探索中认清方向、完善自我;更感激全国职业规划大赛这个宝贵平台,让我得以在实践历练中收获成长、实现蜕变。我相信,职业规划能力将成为我未来职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助力我在专业领域行稳致远。这段经历将成为我职业生涯中弥足珍贵的财富,激励我在未来的道路上继续砥砺前行。

2025/05/24

荣登《人民日报》!我校两名学子入选!

5月4日、5日,《人民日报》整版刊登2023—2024学年度《本专科生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代表名录》《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代表名录》,我校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2020级本科生林心玫、航空航天学院力学专业2020级博士研究生魏蒋坤名列其中。经过严格选拔和评审,全国9万名研究生、12万名本专科学生荣获2023—2024学年度国家奖学金。我校学子已连续五年入选《人民日报》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代表名录,我校本科生和研究生已连续两年同时入选获奖学生代表名录。希望全体中大学子从榜样中汲取成长力量,肩负时代责任,担当历史使命,怀抱梦想,脚踏实地,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让青春之花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绚丽绽放。林心玫中山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2020级学生,中共党员。获第八届全国大学生学术英语词汇竞赛本科生组一等奖、第九届中国大学生龙舟锦标赛女子组直道500米第一名等国家级奖项。主持或参与4项国家级、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发表SCI期刊论文4篇。参与志愿服务累计时长257小时。魏蒋坤中山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力学专业2020级博士研究生,中共党员。围绕生物力学与仿生学研究,以第一作者(含共同第一作者)在PNAS等SCI期刊发表论文8篇,其中1篇被选为年度最佳物理工程类论文,成果被Science官网报道。获评国际仿生工程学会和国际青年仿生科学与工程学会最佳报告奖。

更多 +
  • 学生总人数
    69912

  • 本科生总人数
    34164

  • 硕士生总人数
    24416

  • 博士生总人数
    11332

  • 培养单位
    78

  • 辅导员(含副书记)
    615

  • 班主任人数
    1275

  • 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专职辅导员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