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工助学

发布人:网站管理员 编辑:liuyanl5

1.什么是勤工助学?

答:勤工助学活动是指学生在学校组织下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劳动取得合法报酬,用于改善学习和生活条件的社会实践活动。勤工助学是学校学生资助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有效途径。

2.学生怎样参加勤工助学活动?

答:学生在学有余力的前提下,可申请校内勤工助学岗位。申请方式:登录大学服务中心网站(http://usc.sysu.edu.cn/taskcenter   学工栏目—勤工助学岗位申请)查询岗位招聘信息并提交申请 。

3.学生每月最多可参加多长时间的勤工助学活动?

答:学生参加勤工助学不应当影响学业,原则上每周不超过8小时,每月不超过40小时。

4.学生从哪些渠道获得勤工助学的劳动报酬?

答:学校设立勤工助学专项基金,用于支付校内勤工助学学生的酬金。校内勤工助学若岗位从事的工作与该单位的创收业务或科研课题直接相关,则所需支付的勤工助学劳动报酬从本单位结算分配经费或其他自筹经费中开支。各科研机构设置的岗位所需支付的勤工助学劳动报酬从本单位的经费中开支。学生参加校外勤工助学,其劳动报酬按设岗单位、学校与学生协商一致的协议执行,由校外单位按协议规定的方式向学生支付。

5.学生参加勤工助学的劳动报酬怎样计算?

答:根据国家规定,学生参加校内固定岗位的勤工助学,其劳动报酬由学校按月计算。 勤工助学酬金的标准,根据国家学生资助政策的调整和社会物价水平的变化适时调整。

学生参加校外勤工助学,其劳动报酬按设岗单位、学校与学生协商一致的协议执行,由校外单位按协议规定的方式向学生支付。

6.学生在勤工助学活动中,如果发生纠纷或意外伤害事故怎么办?

答:学生在勤工助学活动中,如果发生劳动纠纷或意外伤害事故,学校、学生、设岗单位各方应当按照签订的协议协商解决。如果不能达成一致意见,则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程序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