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暑期实习实践安全提醒

中山大学2024年度优秀学生表彰大会

中山大学2024年大学生年度人物颁奖

中山大学2024年赴基层就业毕业生表彰座谈会

新闻资讯

2025/05/18

知行合一,实干笃行—— 中山大学2025年“笃行班”选调生培训圆满结业

5月17日,中山大学2025年“笃行班”选调生培训(以下简称“笃行班”)结业仪式在广州校区南校园怀士堂举行。常务副校长杨清华出席并与学员亲切交流。“笃行班”结业仪式合影【结业仪式:迈进新征程,筑梦新时代】 河北选调生冯津津、陕西选调生黎青叶、福建选调生林双凤、广东选调生闫杰、广西选调生古朝伟、天津选调生王逸群作为学员代表发言,汇报学习心得体会。学员代表们感谢母校的关爱与精心组织安排,表示本次培训是思想的加油站,行动的新起点,不仅强化了使命担当,拓展了思维格局,更提升了实践本领。回到工作岗位,将学以致用,做乡村振兴的“穿针引线人”、当科技赋能的“基层翻译官”、成民生福祉的“温度传递者”,以“笃行者”的姿态,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更大更强的中大力量和中国智慧。第一组代表冯津津汇报第二组代表黎青叶汇报第三组代表林双凤汇报第四组代表闫杰汇报第五组代表古朝伟汇报第六组代表王逸群汇报 杨清华对全体学员顺利完成培训表示祝贺,指出学校高度重视选调生的培育工作。他希望参训学员能牢记党的教诲,立志民族复兴,谨记中山大学的培育,将基层作为奉献青春、奋斗事业的起点,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在中国新时代征程中书写精彩篇章。结业仪式杨清华党务副校长寄语 杨清华为学员颁发结业证书,这不仅是母校对学员们在培训期间努力学习的肯定,更是对学员们未来工作的激励与期许。“笃行班”颁发结业证书【培训课程回顾】淬炼“新能”:聚焦时代命题,锻造实干本领 本期“笃行班”培训为期五天,依托学校优质师资资源,结合学科专业特色、发挥大湾区地理优势,为来自全国各地的54名优秀选调生校友“充电赋能”。在广州、珠海与深圳三校区三个城市通过专题授课、案例剖析、实地调研、访谈沙龙等教学形式,推动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专题授课环节聚焦党史校史、人工智能、乡村振兴、新质生产力、舆情管理等前沿领域,深入探讨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的融合路径、基层治理创新的政策实践。实践教学环节,深入天琴中心、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实验室、国家超级计算机广州中心、医学院实验室等科研大平台,实地感受科技创新如何推动时代发展;参观校史馆、孙中心纪念馆、深圳校区图书馆,从学校发展中汲取精神力量;通过校友企业家“笃行创和”沙龙、海大集团参访等形式,碰撞校地企资源对接的火花,在知行合一中提升履职能力。吴重庆教授讲授《从“以城带乡”到县域城乡融合发展》徐俊忠教授讲授《在探索中国现代大学发展道路上奋力前行——中山大学校史提要》张浩教授讲授《深刻把握党的作风建设》刘逸教授讲授《旅游发展模式和乡村振兴》郑子彬教授讲授《人工智能与产业化发展新趋势》韩瑜教授讲授《“智能制造”的产业发展新趋势解读》李广众教授讲授《中国经济增长奇迹新挑战与新机遇》秦昕教授讲授《人工智能前沿发展与应用》周如南副教授讲授《新媒体时代的舆情管理与媒体关系》李棉管教授讲授《行政下沉与乡村内生发展能力的激活路径》参观校史馆参观孙中心纪念馆参观天琴中心参观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实验室参观深圳校区图书馆参观医学院实验室参观国家超级计算机广州中心参观海大集团【同期就业育人活动】凝聚“新力”:校友薪火相传,共绘基层蓝图 学习培训之余,学员们前往广州校区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珠海校区海洋科学学院、深圳校区智能工程学院,开展“选调生校友面对面”交流活动,增强在校学生对选调生的政策了解,激发在校学生对基层工作的热情向往。 5月17日,在广州校园南校园中文堂举办“青春向基层”选调生论坛,共计超300名师生参加。江西选调生肖旭、陕西选调生魏玉檬、宁夏选调生余伟、广东选调生范钟炜、贵州选调生罗冠兰、新疆选调生木拉提·哈力克作为“笃行班”学员代表在访谈中与在校师生分享选调生工作历程与职业生涯规划体会。学员代表有的深情讲述自己选择扎根基层的心路历程,有的分享如何通过招商引资出实效,为地方高质量发展积蓄澎湃动能;有的分享如何克服基层工作中的困难;有的分享如何结合专业学以致用等。选调生学员表示,虽然基层工作充满挑战,但也极具成就感。在与在校学生互动中,鼓励学弟学妹要立大志做大事,尽早开始职业生涯规划,通过实习实践等途径提升求职能力。学生纷纷表示受益良多。“青春向基层”选调生论坛广州校区选调生校友面对面分享会深圳校区选调生校友面对面分享会珠海校区选调生校友面对面分享会 珠江奔涌,见证着中大精神的时代传承;康乐弦歌,激扬着服务家国的青春力量。自2013年以来,学校累计输送选调生2100余名,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学校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强化思想价值引领,引导鼓励学生扎根基层干事创业。学校党委一直高度重视选调生工作,制定《中山大学基层就业毕业生奖励实施细则》,每年编印《家国情怀——中大学子在基层》,加大毕业生赴基层就业奖励和宣传力度。同时,学校每年组织前往新疆、陕西、广西、湖南等省份看望选调生,不断优化选调生成长各阶段的配套措施,为选调生全面成长成才保驾护航。 “笃行班”选调生培训是学校服务人才强国战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致中山大学建校100周年贺信精神的重要举措之一,旨在为选调生校友加油赋能,逐步完善全链条支持赋能工作体系,并加强校友与在校生互动交流,发挥榜样引领作用,厚植学生家国情怀,鼓励更多学生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2025/04/28

传承红色基因、砥砺报国志向 ——中山大学第28期马克思主义理论研修班赴珠海校区开展校史学习实践活动纪实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化青年学子的使命意识和责任担当,4月20日,中山大学第28期马克思主义理论研修班学员前往珠海校区,开展以“探寻红色记忆、感悟科研精神、增强国家安全意识”为主题的校史学习实践活动。此次活动通过“历史纵览-科技报国-战略领航-校史传承”多维度、立体式的教育模式,贯通理论学习与实践认识,为新时代青年学子的成长注入精神动能。 首站学员们走进珠海方志馆,参观"永葆初心 勇担使命——中国共产党珠海历史展览"与"同根同源 同心同梦——国家方志馆粤港澳大湾区分馆主题展"。在讲解员引导下,学员们透过珍贵的历史照片、文献实物和影像资料,系统了解珠海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发展历程,深刻认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战略地位。珠三角民俗文化的生动展示与改革开放历史进程的鲜活呈现,使学员们深切感受到"敢为天下先"的改革创新精神。这场跨越时空的对话,让红色基因在生动的历史叙事中转化为滋养理想信念的精神源泉。鲜亮的红色基因通过生动的展览,转化为滋养理想信念的源头活水,强化了新时代青年的历史主动精神。珠海方志馆参观学习 随后,学员们回到珠海校区参观了天琴中心的激光测距台站与模拟台站,深入了解了“天琴计划”在我国引力波空间探测技术布局中的重要意义及我校在深空研究中的重大贡献。经过半个多小时曲折的盘山公路,同学们到达了凤凰山顶的天琴中心激光测距台站,在志愿者同学的讲解下,学员们了解了引力波发现的奇妙历程,详细学习了“天琴计划”空间引力波探测的总体方案和实施现状。随后,同学们亲身走进天琴计划的模拟台站,宏大而精巧的实验设备给了学员们很大的震撼,也使学员们亲眼见识到学校大科学平台的硬核实力。这种直面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现场教学,既彰显了中大人“敢为天下先”的科研担当,更让学员们深切体会到科技创新对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作用,激发出投身科技强国的内生动力。学员参观天琴中心的激光测距台站 下午,学员们齐聚翰林一号会议室,聆听国际关系学院许少民副教授的专题讲座《中国战略空间和国家安全分析》。许老师凭借其丰富的国际关系研究经验与深厚的学术功底,从国际战略格局出发,结合我国国家安全面临的新风险与新挑战,系统阐述了新时代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理论内涵与现实意义,深入剖析了中国的战略空间布局。讲座内容高屋建瓴、深入浅出,引发了学员们的强烈共鸣,使他们对国家安全形势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进一步筑牢了国家安全意识。学员们在讲座中积极互动,踊跃提问,许老师耐心解答,现场气氛热烈。通过这次讲座,学员们深刻认识到,国家安全不仅是国家的事,也是每个人的事,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每一个人有责任也有义务为维护国家安全贡献自己的力量。许少民副教授授课、回答提问 紧接着,珠海校区管委会主任、综合党委书记、南方海洋实验室党委书记刘梅研究员为学员讲述了珠海校区的发展历程、取得的重大成就及未来的发展。通过刘主任的讲解,学员们深刻体会到中大人在珠海校区的奋斗历史,感受到中大人的拓荒牛精神以及中大人“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科研信仰与精神力量。之后,全体学员参观南方海洋实验室和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地质博物馆。在讲解人员的引导下,学员们了解了南方海洋实验室的发展历程和战略定位,看到了实验室科研工作者许多优秀的研究成果。在科普展示环节,讲解员幽默的讲授仿佛让学员们置身于深海之中,与鱼群为伴,经历了一次生动的海底旅行。在地质博物馆的参观过程中,各式各样的珠宝玉石让学员们目不暇接,各种珍惜古生物的化石无声地诉说着历史流逝的沧海桑田。学员们在身临其境地领略了海洋的深邃和地球发展历史的悠长,体会了我校在深海、深地的科研工作者的奋斗精神。南方海洋实验室的参观 此次研修活动是一场沉浸式的现场思政课,更是一次思想的洗礼与精神的升华之旅。从追寻珠海的红色记忆到体验前沿的科研力量,从感悟国家安全观到学习校史的奋斗篇章,学员们深刻认识到新时代青年肩负的历史使命与时代责任。大家纷纷表示,将以本次实践学习为契机,不断加强理论修养,坚定理想信念,将个人成长发展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在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贡献青春力量。学员们在活动结束后纷纷写下心得体会,表达自己的感悟和决心。思想的火种已然点燃,奋斗的脚步仍在继续前行!马研班的学习之旅未完待续,学员们将带着这份精神力量,踏上新的征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学员在珠海校区校史展览馆前合影部分学员心得体会:生命科学学院2023级本科生蔡王铭: 一日行程,收获满满;思想激荡,启迪深远。通过这次活动,我对“总体国家安全观”有了更立体、更深刻的理解,对珠海这座城市、对中山大学这所母校有了更深沉的热爱与自豪。作为新时代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修班学员,我将以此为契机,持续深化理论武装,坚定理想信念,把深厚的家国情怀转化为砥砺前行的动力,努力掌握过硬本领,以更加理性、客观的视角观察世界,以更加昂扬、务实的姿态投身学习与实践,自觉做国家安全的坚定维护者,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无愧于“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校训精神,为强国建设贡献青春智慧与力量!数学学院2023级本科生朱济舟: 归程时恰逢落日,海边的晚霞呈现瑰丽的粉紫色,而这一天,我也有幸见证了历史与未来在湾区热土上的壮丽对话。从林则徐的“开眼看世界”,到当今的向深空深蓝进发,这片土地始终矗立着中华儿女探索未知的坐标系。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不仅要成为科技浪潮的逐浪者,更要成为文明星火的传灯人——因为每一次对引力波的捕捉、每一块深海岩芯的提取、每一条生态红线的划定,都是在续写属于这个民族的深蓝史诗!航空航天学院2023级本科生戴策: 伶仃洋的潮水日夜奔涌,正如大湾区建设永不停歇的脚步。站在南海之滨回望,我更加懂得:新时代青年不仅要作历史进程的见证者,更要成为伟大事业的参与者。当我们在实验室调试数据时,在文献堆里钻研理论时,在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时,都是在用青春实践回答时代的问卷。这或许就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给予我们最珍贵的启示:将个人奋斗的涓滴细流,汇入民族复兴的壮阔江海。

2025/04/28

“科技引擎,人才驱动”——新质生产力人才专场招聘会完美收官!

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科技创新引领未来“科技引擎,人才驱动”新质生产力人才专场招聘会以科技为翼,以人才为擎搭建科技企业与创新人才之间的重要桥梁让技术突破与职业发展同频共振01 科技引领,名企云集应中山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邀请4月14日下午32家科技企业汇聚中大东校园顺利开展以“科技引擎,人才驱动”为主题的人才招聘会科技研发主导型企业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科技领域持续开展科研活动、输出高质量科研成果科技应用创新型企业对传统行业进行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改造在智能制造、智慧农业等多个重点行业领域推动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02 岗位多元,精准匹配近2000个岗位需求吸引9469人次线上线下关注前沿科技岗位覆盖研发、应用、管理全链条创新研发与产业应用并重硬核技术岗与复合型职位兼备细分招聘岗位方向 精准对接就业需求03 反响热烈,持续赋能本次“科技引擎,人才驱动”——新质生产力人才专场招聘会成功搭建校企面对面交流平台助力企业与学生的深度互动与双向对接持续赋能中大学子高质量就业推动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

更多 +
  • 学生总人数
    69912

  • 本科生总人数
    34164

  • 硕士生总人数
    24416

  • 博士生总人数
    11332

  • 培养单位
    78

  • 辅导员(含副书记)
    615

  • 班主任人数
    1275

  • 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专职辅导员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