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我校学子再创佳绩!
4月16日至19日,由教育部、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总决赛在湖南长沙成功举办。作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本届大赛以“筑梦青春志在四方,规划启航职引未来”为主题,吸引了1507万名学生报名参加,覆盖高校超过2700所。 大赛旨在打造强化生涯教育的大课堂、促进人才供需对接的大平台、服务毕业生就业的大市场,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通过“以赛促学”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成长成才观和择业就业观,科学合理规划学业与职业发展;通过“以赛促教”促进高校强化生涯教育,做实做细就业指导服务;通过“以赛促就”推动人才供需有效对接,促进校企深度合作。 在本次高规格的国家级赛事中,经过院赛、校赛、省赛层层选拔,最终由我校生命科学学院2022级本科生黄易同学代表中山大学参加全国总决赛,这也是继首届大赛后,生命科学学院学子再次代表学校站上全国总决赛舞台并获奖。在指导老师陈东萍副教授和周彦敏老师的指导下,其参赛作品以“鼻咽癌免疫新疗法研发科学家”为职业目标,以“唤醒免疫伟力,守护华夏鼻咽”为参赛口号,围绕“初心与蓝图”“职业与探索”“实践与成长”“未来与规划”四个维度,系统展示了从学业规划到职业发展的科学路径,回答了评委“实现职业目标的关键要素”“癌症攻克的未来之问”等职业规划核心问题。通过主题陈述、评委提问、天降offer三个环节,黄易同学在国赛舞台上展现了扎实的职业规划能力和出色的现场表现。最终,我校学子黄易同学斩获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国赛铜奖。4月17日,黄易同学在大赛总决赛现场展示(图片来源:中国教育报) 参赛过程中,学生通过系统梳理职业发展路径,生涯规划意识得到显著增强。专家的点评指导、选手间的互动交流也让学生对未来职业认识和方向有了更加清晰的定位,主动将个人职业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自觉性明显提升。 本次大赛自2024年10月启动以来,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党委高度重视,全程关注赛事进展。学院举办了学院职业规划大赛,并全方位指导晋级选手参加校赛、省赛、国赛等各级赛事。在职业规划方向把握、参赛作品打磨、展示能力提升等关键环节,学院协同学校学工部就业指导与服务中心等,积极筹措各方资源、邀请相关行业专家,为选手提供专业指导,对参赛作品进行全方位提升,以呈现最优水平。2024年11月,学院举办院级职业规划大赛校学工部就业指导与服务中心刘佳主任、校党委组织部专职组织员王尔新老师、就业指导与服务中心于灵子老师对学院选手进行指导艺术学院徐红老师对学院选手进行指导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学子在大赛中的表现,彰显了学院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显著成效。既是学院“三全育人”工作成果的集中展示,也是学院创新就业指导服务的生动体现。未来,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将以此次大赛为契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全面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把毕业生就业作为重中之重,积极落实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持续深化产教融合,不断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职业胜任力,引导学生将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输送更多高素质人才。选手心得刘雨萱 2021级生物技术专业第一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国赛银奖参加职业规划大赛是我人生中一次宝贵的成长经历。在黄军就教授的悉心指导下,我不仅对干细胞研究领域有了更系统、更深入的认识,更通过科学的职业规划,清晰地看到了自身与目标职业之间的差距。通过系统的职业规划行动,我逐渐摆脱了迷茫与焦虑,学会将有限的精力聚焦于关键能力的提升。在比赛中,我结识了不同领域的优秀同龄人,了解了不同专业的发展前景,拓宽了学术视野,更收获了真挚的友谊。这些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职业规划不仅是一个明确目标的过程,更是一个持续自我完善、不断接近理想的旅程。如今,职业规划已成为指引我前行的灯塔,让我在面对复杂的职业环境时,始终保持着清晰的思路和坚定的信念,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黄易 2022级生物技术专业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国赛铜奖在这次大赛的历练中,我完成了一次与未来职业自我的深度对话。这段旅程让我跳出日常的浮躁,以更立体的视角剖析自身和探索职业,将个人特质、院校资源、行业趋势和政策导向等要素进行整合,为职业发展构建起系统化的规划框架,提炼出职业发展的核心胜任力模型,真正将职业理想转化为可执行、可评估的行动方案。衷心感谢学校和学院的悉心培养,让我在求学路上不断突破自我;感恩指导老师的谆谆教诲,帮助我在探索中认清方向、完善自我;更感激全国职业规划大赛这个宝贵平台,让我得以在实践历练中收获成长、实现蜕变。我相信,职业规划能力将成为我未来职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助力我在专业领域行稳致远。这段经历将成为我职业生涯中弥足珍贵的财富,激励我在未来的道路上继续砥砺前行。
荣登《人民日报》!我校两名学子入选!
5月4日、5日,《人民日报》整版刊登2023—2024学年度《本专科生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代表名录》《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代表名录》,我校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2020级本科生林心玫、航空航天学院力学专业2020级博士研究生魏蒋坤名列其中。经过严格选拔和评审,全国9万名研究生、12万名本专科学生荣获2023—2024学年度国家奖学金。我校学子已连续五年入选《人民日报》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代表名录,我校本科生和研究生已连续两年同时入选获奖学生代表名录。希望全体中大学子从榜样中汲取成长力量,肩负时代责任,担当历史使命,怀抱梦想,脚踏实地,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让青春之花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绚丽绽放。林心玫中山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2020级学生,中共党员。获第八届全国大学生学术英语词汇竞赛本科生组一等奖、第九届中国大学生龙舟锦标赛女子组直道500米第一名等国家级奖项。主持或参与4项国家级、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发表SCI期刊论文4篇。参与志愿服务累计时长257小时。魏蒋坤中山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力学专业2020级博士研究生,中共党员。围绕生物力学与仿生学研究,以第一作者(含共同第一作者)在PNAS等SCI期刊发表论文8篇,其中1篇被选为年度最佳物理工程类论文,成果被Science官网报道。获评国际仿生工程学会和国际青年仿生科学与工程学会最佳报告奖。
知行合一,实干笃行—— 中山大学2025年“笃行班”选调生培训圆满结业
5月17日,中山大学2025年“笃行班”选调生培训(以下简称“笃行班”)结业仪式在广州校区南校园怀士堂举行。常务副校长杨清华出席并与学员亲切交流。“笃行班”结业仪式合影【结业仪式:迈进新征程,筑梦新时代】 河北选调生冯津津、陕西选调生黎青叶、福建选调生林双凤、广东选调生闫杰、广西选调生古朝伟、天津选调生王逸群作为学员代表发言,汇报学习心得体会。学员代表们感谢母校的关爱与精心组织安排,表示本次培训是思想的加油站,行动的新起点,不仅强化了使命担当,拓展了思维格局,更提升了实践本领。回到工作岗位,将学以致用,做乡村振兴的“穿针引线人”、当科技赋能的“基层翻译官”、成民生福祉的“温度传递者”,以“笃行者”的姿态,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更大更强的中大力量和中国智慧。第一组代表冯津津汇报第二组代表黎青叶汇报第三组代表林双凤汇报第四组代表闫杰汇报第五组代表古朝伟汇报第六组代表王逸群汇报 杨清华对全体学员顺利完成培训表示祝贺,指出学校高度重视选调生的培育工作。他希望参训学员能牢记党的教诲,立志民族复兴,谨记中山大学的培育,将基层作为奉献青春、奋斗事业的起点,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在中国新时代征程中书写精彩篇章。结业仪式杨清华党务副校长寄语 杨清华为学员颁发结业证书,这不仅是母校对学员们在培训期间努力学习的肯定,更是对学员们未来工作的激励与期许。“笃行班”颁发结业证书【培训课程回顾】淬炼“新能”:聚焦时代命题,锻造实干本领 本期“笃行班”培训为期五天,依托学校优质师资资源,结合学科专业特色、发挥大湾区地理优势,为来自全国各地的54名优秀选调生校友“充电赋能”。在广州、珠海与深圳三校区三个城市通过专题授课、案例剖析、实地调研、访谈沙龙等教学形式,推动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专题授课环节聚焦党史校史、人工智能、乡村振兴、新质生产力、舆情管理等前沿领域,深入探讨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的融合路径、基层治理创新的政策实践。实践教学环节,深入天琴中心、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实验室、国家超级计算机广州中心、医学院实验室等科研大平台,实地感受科技创新如何推动时代发展;参观校史馆、孙中心纪念馆、深圳校区图书馆,从学校发展中汲取精神力量;通过校友企业家“笃行创和”沙龙、海大集团参访等形式,碰撞校地企资源对接的火花,在知行合一中提升履职能力。吴重庆教授讲授《从“以城带乡”到县域城乡融合发展》徐俊忠教授讲授《在探索中国现代大学发展道路上奋力前行——中山大学校史提要》张浩教授讲授《深刻把握党的作风建设》刘逸教授讲授《旅游发展模式和乡村振兴》郑子彬教授讲授《人工智能与产业化发展新趋势》韩瑜教授讲授《“智能制造”的产业发展新趋势解读》李广众教授讲授《中国经济增长奇迹新挑战与新机遇》秦昕教授讲授《人工智能前沿发展与应用》周如南副教授讲授《新媒体时代的舆情管理与媒体关系》李棉管教授讲授《行政下沉与乡村内生发展能力的激活路径》参观校史馆参观孙中心纪念馆参观天琴中心参观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实验室参观深圳校区图书馆参观医学院实验室参观国家超级计算机广州中心参观海大集团【同期就业育人活动】凝聚“新力”:校友薪火相传,共绘基层蓝图 学习培训之余,学员们前往广州校区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珠海校区海洋科学学院、深圳校区智能工程学院,开展“选调生校友面对面”交流活动,增强在校学生对选调生的政策了解,激发在校学生对基层工作的热情向往。 5月17日,在广州校园南校园中文堂举办“青春向基层”选调生论坛,共计超300名师生参加。江西选调生肖旭、陕西选调生魏玉檬、宁夏选调生余伟、广东选调生范钟炜、贵州选调生罗冠兰、新疆选调生木拉提·哈力克作为“笃行班”学员代表在访谈中与在校师生分享选调生工作历程与职业生涯规划体会。学员代表有的深情讲述自己选择扎根基层的心路历程,有的分享如何通过招商引资出实效,为地方高质量发展积蓄澎湃动能;有的分享如何克服基层工作中的困难;有的分享如何结合专业学以致用等。选调生学员表示,虽然基层工作充满挑战,但也极具成就感。在与在校学生互动中,鼓励学弟学妹要立大志做大事,尽早开始职业生涯规划,通过实习实践等途径提升求职能力。学生纷纷表示受益良多。“青春向基层”选调生论坛广州校区选调生校友面对面分享会深圳校区选调生校友面对面分享会珠海校区选调生校友面对面分享会 珠江奔涌,见证着中大精神的时代传承;康乐弦歌,激扬着服务家国的青春力量。自2013年以来,学校累计输送选调生2100余名,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学校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强化思想价值引领,引导鼓励学生扎根基层干事创业。学校党委一直高度重视选调生工作,制定《中山大学基层就业毕业生奖励实施细则》,每年编印《家国情怀——中大学子在基层》,加大毕业生赴基层就业奖励和宣传力度。同时,学校每年组织前往新疆、陕西、广西、湖南等省份看望选调生,不断优化选调生成长各阶段的配套措施,为选调生全面成长成才保驾护航。 “笃行班”选调生培训是学校服务人才强国战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致中山大学建校100周年贺信精神的重要举措之一,旨在为选调生校友加油赋能,逐步完善全链条支持赋能工作体系,并加强校友与在校生互动交流,发挥榜样引领作用,厚植学生家国情怀,鼓励更多学生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通知公告
- 党委学生工作部关于组织开展2024年“立志·修身·博学·报国” 主题教育系列活动的通知 2024/08/26
- 党委学生工作部关于转发《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24年“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高校师生主题社会实践的通知》的通知 2024/08/26
- 党委学生工作部关于举办 2024年“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宣传教育活动的通知 2024/08/26
- 党委学生工作部关于组织开展2024-2025学年思想政治工作专项课题申报工作的通知 2024/08/26
- 党委学生工作部关于做好2024学年缓交学费(含新生绿色通道)工作的通知 2024/08/26
- 党委学生工作部关于评选2023-2024学年 (第十五届)中山大学管理学院 李学柔基金奖学金的通知 2024/08/26

- 学生总人数69912
人
- 本科生总人数34164
人
- 硕士生总人数24416
人
- 博士生总人数11332
人
- 培养单位78
个
- 辅导员(含副书记)615
人
- 班主任人数1275
人
- 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专职辅导员42
人